我校举办2025年度职业教育装备制造大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
10月28日,由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及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装备制造教材研究)承办,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协办的2025年度职业教育装备制造大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在线上举办,通过腾讯会议、“智慧职教”视频号同步网络直播。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郑丽梅,我校校长刘畅、副校长周庆元出席活动。会议由周庆元主持。
本次备课会以“深化课程教材思政建设,培育制造强国技术人才”为主题,包括专家领学、说课展示、点评研讨三大环节,旨在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说课展示和专家点评,推动装备制造类课程思政与教材一体化建设。
刘畅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思政育人体系构建和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成效,指出本次备课会既是一次政策的精准解读,也是一次教学的深度切磋,更是一次育人初心的集体淬炼,期待通过权威的政策解读、顶尖的专家引领和6门核心课程的鲜活展示,共同探索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如盐在水”般的融合之道,为全国装备制造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务实、管用、可复制的样本。
郑丽梅强调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及实施路径,要进一步交流互建、拓展思路、深化内涵,推动装备制造大类课程思政建设再上新台阶,用有温度有深度的教育,为装备制造业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和制造强国建设筑牢根基。
专家领学环节,广东省职业教育研究院长陈桂林作题为《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政策与实践——有效推荐课程思政在课程中“落地生花”》的报告。他系统解读了时代背景、课程思政相关政策,并结合实践案例阐释了让课程思政“落地生花”的实施路径。
我校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周斌作题为《数字化背景下专业数字教材建设与课程思政设计》的报告。他介绍了教材建设平台的主要成效,着重从审视数字教材建设的时代必然性、把握数字教材建设的关键攻坚点、探索数字教材建设的实践路径三个方面作详细汇报。
在说课和教学展示环节,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授赵明威、我校教授崔柏伟等六位资深教师分别代表教学团队对《数字化精密制造技术》《冷冲模设计》等课程进行展示,与会专家进行了专业点评。
周庆元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思政元素并非“附加题”,而是专业课程的“内在灵魂”;教材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集体备课是提升思政育人实效的“加速器”,通过专家引领、跨校协作,才能让思政元素从“零散挖掘”迈向“系统设计”,从“经验分享”升级为“模式输出”。他提出,要以“政策为纲”,深入贯彻教育部“课程思政集体备课”要求,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以“教材为基”,共同参与国家规划教材修订,让每一本教材都成为“思政育人的载体”;以“团队为桥”,跨校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团队,共享资源、共研教法、共育人才。
本次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全国职业教育装备制造大类专业将立足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践,更加紧密结合行业发展新趋势,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创新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与路径,强化示范引领与资源共享,全面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