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产教对接谱系,育出常州“智造”工匠1900多名

作者:发布时间:2023-11-14浏览次数:10

交汇点讯今年是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校60周年,该校将于11月11日开展建校6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机械行业产科教融合成果展示会等系列活动。

近日,在常州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举行的2023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业设计技术”赛项比赛场上,来自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选手杨赵飞获得了学生组一等奖的好成绩。类似这样的优秀学生创新团队在常州机电职院并不是个例,而是有着一批赛场“高手”。该校坚持根植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着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适应智能制造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常州机电职院围绕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建立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既推动了学校专业特色群建设,也同样促进了学生就业的高质量。迄今,学院累计培育出常州“智造”工匠1900多名,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苏锡常就业占比70%以上,其中毕业生常州地区就业占比5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满意度达96%以上。”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沈琳说道。

近年来,常州机电职院举重措,力破人才培养方式,不断深化专业建设与产业链融合,重点打造一批引导性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加速培养行业企业各类紧缺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区域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链,融合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技术,常州机电构建产教对接谱系,打造了由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为核心,组建智能控制技术、智能加工技术等9大专业群,形成了“智能制造类专业为核心、制造服务类专业为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该校校长许朝山介绍,常州机电职院应用产教对接谱系,调研职业院校智能制造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链岗位需求吻合度,出版《智能制造机械行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等专著4部,指导专业建设。

尤其是为服务常州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转型发展,该校面向“产品设计、工艺装备规划、装备设计制造、零件数控加工、质量管理”等岗位,打破学校专业和人才培养“壁垒”,加速建立综合岗位组群与学科组群,形成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该校建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设计等5个专业组群协同集约发展,全面对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以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打造“政产学研用创、共建共享共治”产业学院建设模式,成为常州机电职院“双高计划”建设上的一条成功经验。“近年来,常州机电职院围绕区域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战略,联合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集聚政行校企资源,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精密制造产业学院等五大产业学院分院,组建产业学院理事会架构,让产业学院成为学校与行业企业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的集聚地和孵化器。”许朝山说。

从学生进校开始,常州机电职院老师就对学生有一个培养“档案”,哪些学生适合什么培养路径,老师和学生自己都心中有数。尤其对于适合走技能竞赛路线的“好苗子”,会鼓励他们参加创新人才班的面试选拔,杨赵飞、韩海洋等学生就是这样被选拔出来的。

目前,常州机电职院建立了“三位一体、三定协同、三赛联动的专业技能竞赛工作体系,充分依托集训基地结合专业优势,确定参赛项目,选定学生梯队,稳定教练队伍,形成“校赛、省赛、国赛”层层推进的三级衔接体系。今年,常州机电职院重点打造48个校级专业技能训练基地,近百支竞赛队伍可以尽情使用软硬件资源,丰富“梯队式”人才储备,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竞赛工作良性机制。

原文链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54e3b85e4b032a41bc05c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