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午,为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党性锻炼,激励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坚定理想信念,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走进影院,共同观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觅渡》,感受“常州三杰”的炙热青春,重温“常州三杰”的铮铮铁骨和家国情怀。
走出影院,大家依旧热血沸腾、心绪难平,纷纷表示通过观看这部影片,进一步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更加自觉地把自身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梦同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
机电22310班彭超:觅渡是江苏常州的一座桥,“常州三杰”赋予了它觅中国未来,觅中国出路的含义。在这座桥上,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他们正如恽代英在文章中那样,用身上的光和热,烧掉了古老的中国,并诞生出新中国,也证实了我们的主义是一个让中国春暖花开的主义。《觅渡》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常州三杰精神的传承。我们要继承并发扬前辈们的家国情怀。在今后的学习中,把这份感动化为前进的动力。
机电2236班姜召硕:觅渡,渡何处?不为自己不为家人,是为多灾多难的国家觅渡,为身处苦难渴望光明的人民觅渡。《觅渡》把我带进了那个动荡纷繁又充满青春热血的时代。整部影片让我印象深刻、思绪万千的是两个字“信念”。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这些彪炳史册的名字,标注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父母、妻子、儿女,他们比我们更热爱生活、更珍爱生命。是什么让他们面对诱惑不为所动?是什么让他们面对枪口视死如归?我坚定地认为是心中的信念。
自动化2233班孙毅:作为一名常州人,看到《觅渡》的主角是常州三杰时,我立刻就想到了,三位有着相同人生理想的年轻才俊,通过自己的奋斗,挖掘出一条通往共产主义的适合中国的道路。影片讲述以瞿秋白为主要人物,回想他从青年时期接触并了解到马克思主义,通过恽代英和张太雷两位革命先烈的指引,靠自己的斗争和鲜血,为革命铺开了一条前进道路。
此次观影活动,拉近了入党积极分子与红色历史的距离,让红色电影在无声中浸润,同时也使大家深刻认识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和重要性;革命取得胜利背后的艰辛与付出;革命先辈不惧牺牲、勇于担当的精神。我们当代青年更应当坚定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为继续谱写新时代的奋斗华章而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积极靠拢,当青年之责,磷火虽小,仍可发光——“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
《觅渡》片名“觅渡”之渡,是渡人渡己,更是给黑暗中国找到通向富强的渡口。通过观看这部电影,党员同志和青年学生不仅对这三位杰出领导人的革命事迹有了具体的了解,更能感受到百年前革命者的热血与信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的爱国精神、牺牲精神和钻研精神,值得我们全体党员学习,创作者深入三位革命者的内心,揣摩他们的痛苦和希望、彷徨和抉择、坚守和赴死,并将这样的观察和感受转化为艺术表现,让今天的青年感同身受,为“常州三杰”灿烂的青春和伟大的牺牲共鸣长歌。
(供稿:李小娟;编辑:谭喻天;审核:孙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