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数字化,现代职业教育装备制造类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研讨会于在北京如期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智能制造技术类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和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会议吸引了开设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30余所高等职业院校的40余名专家领导参会。
会议邀请了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智能制造技术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吕冬明及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机械工业出版社副社长林松致辞。两位分别从行业、产业及教材出版的角度分享了装备制造数字化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趋势。
专家报告环节,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助理王志强从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下产教协同发展的时代要求、产科教融合促进专业高质量发展的行业策略两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他对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周斌从“数字孪生与虚拟调试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的视角,剖析了数字技术对课程实施、人才培养的变革性影响。西门子(中国)数字化工业集团数字业务与生态合作总监蒋旭通过西门子组织变革、与企业及政府合作案例、西门子赋能中心的合作模式等几个方面探索工业数字化人才的未来。机械工业出版社职业教育分社社长高倩从聚焦产业人才需求、探索类型教育特征、顺应教育发展趋势三方面介绍教材如何坚守与创新,来赋能职业教育专业转型升级。
下午,与会专家前往参观西门子北京数字化体验与赋能中心,以一枚纪念印章,直观演示了全数字化生产线确认订单、生产制造(铣削、雕刻)、检测交付全流程。
在展示后的主题交流环节,与会专家纷纷畅所欲言,介绍各自学院开设智能制造相关专业、课程情况,以及建设过程中的困惑与思考,就如何整合先进技术和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装备制造类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现代职业教育装备制造类专业的数字化转型是迎接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通过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聚焦装备制造类专业的“智改数转”,从产业发展、专业建设、课程实施、人才培养、教材开发等各维度交流各自的有益做法,探索今后的改进方向,形成了“朋友圈”,为职业教育装备制造类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献计献策,共同推动职业教育装备制造类专业的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作出贡献。
(供稿:周斌;编辑:谭喻天;审核:孙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