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办2025年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学术论坛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创新发展论坛

发布时间: 2025-11-18 浏览量: 作者:刘平 来源:教务处

11月14日,由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装备制造教材研究)与全国职业学校教师创新发展联盟联合主办,我校与超星职业教育研究院、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单位共同承办的“2025年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学术论坛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创新发展论坛”在常州举行。全国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志强、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纪忠、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赵志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研究员聂伟、机械工业出版社职教分社副社长赵红梅、超星集团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张蓉,我校党委书记许朝山、校长刘畅、副校长周庆元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论坛由刘畅、周庆元分阶段主持。

许朝山在欢迎辞中表示,本次论坛是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应然之举,是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领域的思想盛宴,更是推动产教深度融合、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他回顾了学校自1963年建校以来,始终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同频共振的历程,并重点介绍了学校作为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装备制造教材研究)在推动教材“生态协同”建设、服务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方面取得的成果与形成的“常州方案”。

王志强在讲话中指出,在“十五五”开启之际,职业教育作为“强国之基”的作用日益凸显。教材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载体,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推动内容更新、形式创新与质量提升。他强调,教师是教材建设与实施的主体,是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必然路径。

会上公布了教材基地“揭榜挂帅”课题的首批立项名单,揭晓了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优秀案例,并为新增的教材基地兼职研究员代表颁发了聘书。

在主旨报告环节,赵志群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为题,剖析了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内在逻辑,强调了教材在推动教学模式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的核心作用。聂伟以《一个“外人”眼中的好教材》为题,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好教材”的标准,引发了与会者对教材功能、形态与评价标准的深入思考。

在专题研讨环节,来自职业教育研究、高校及企业的专家们围绕教材建设、师资培养与数字技术应用等主题进行了专题分享。我校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周斌结合一线实践,分享了《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研究》的具体路径与思考,为院校层面的教材开发提供了可操作的范例。

本次论坛聚焦热点、内容充实,搭建了“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高端对话平台。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应坚持正确导向,紧密对接产业升级与技术变革,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推动教材形态与内容创新;要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在教材开发、选用及教学转化方面的能力,实现教材与教师的协同发展,有力支撑“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本次论坛进一步凝聚了行业共识,明确了发展方向,展示了实践成果,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教材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初审:吴荣  二审:陈翼  三审:毛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