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模 传承工匠精神———机械工程学院开展齿轮大讲堂

发布时间: 2025-10-17 作者:曹心怡 来源:机械工程学院

10月15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齿轮大讲堂在武进校区开讲,本次讲堂特邀国家级技能大师、江苏省大工匠宋军民、全国劳动模范张永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为为三位嘉宾进行分享交流。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刘江、党总支副书记游杰,教师代表与2025级全体新生参与活动。

刘江致欢迎词。他指出,齿轮大讲堂是学院培育工匠精神、助力学生技能成才的重要平台,此次邀请三位深耕行业一线的劳模工匠,旨在通过榜样力量引导新生树立正确职业观,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

刘江向宋军民、张永洁、徐为为三位嘉宾颁发大国工匠导师聘书。

宋军民以“技能铸就梦想,奋斗书写华章”为主题展开分享。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他结合自身带领选手斩获世赛金牌、摘得中国首个阿尔波特维达尔大奖的经历,详解世界技能大赛的发展历程与我国参赛辉煌成果,强调技能不分贵贱,千锤百炼方能成器。他还围绕世赛选拔机制、技能价值等内容,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冠军宋彪从叛逆少年到技能精英的转变案例,鼓励新生在专业学习中夯实基础、刻苦钻研。互动环节中,针对新生提出的“如何学好专业技能”的疑问,宋军民表示学习技能要沉下心,既要耐住性子打基础、练实操,也要学会在练习中总结优化,把工匠精神里的“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融入每天的学习中,才能逐步提升技能水平。

张永洁结合自身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实践经验,分享了从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企业技能专家的奋斗故事。他以参与的重大装备焊接技术革新项目为例,诠释“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强调“平凡岗位也能创造不凡价值,关键在于坚守与创新”。面对学生“在自动化设备越来越普及的当下,我们该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提问,他答道:“自动化设备需要人来操作、维护和优化,传统技能是基础,比如PLC编程、设备调试都离不开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大家多参与实操训练,同时主动学习自动化技术,让传统技能与新技术结合,这样才能在行业变革中立足。”

徐为为是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数控维修025206班毕业的优秀校友,他以“以匠心致初心,以初心致未来”为题,讲述了自己从20岁普通装配工到31岁自主创业、带领企业年销售额突破6850万元的成长历程。他通过“勤学苦练、爱岗敬业、迎难而上、久久为功、不断创新”五个关键词,结合公司从2018年创办到2025年的发展轨迹,展现技能对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当学生提问“什么是最需要掌握的技能”时,他表示扎实的专业技能是根基,而持续学习、敢于突破的创新思维,是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活动结束后,2025级新生表示收获颇丰。机制2535王昌硕同学说:“三位嘉宾的经历让我明白,技能成才不是口号,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我会以他们为榜样,认真学好专业知识,练好实操本领。”

下一步,机械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以齿轮大讲堂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邀请更多劳模走进校园,将劳动精神浸润校园,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初审:陈叶娣  二审:陈翼  三审:孙晓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