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开展国学讲座:孟子智慧——探寻人性向善之道

发布者:孔德桥发布时间:2025-06-13浏览次数:43

612日,国学讲堂系列讲座在图书馆行远书苑举办。图书馆张晓芳老师以“孟子智慧 —— 探寻人性向善之道”为主题,带领同学们,解读孟子思想及其对现代人的启发。

首先,张老师从孟子的生平与时代背景谈起。孟子作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继承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了儒家思想。其言论与思想集中体现在《孟子》一书中。生活于诸侯纷争的社会环境里,孟子在深入思考社会秩序重建之法,进而形成了以“人性向善”、“仁政”、“民本”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接着,讲座聚焦于孟子仁政思想的内涵。张老师指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孟子思想的基础,他坚信人天生具备“仁、义、礼、智” 四端,如同水自然向下流淌,向善是人性的本能。基于此,孟子提出“仁者无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民本思想,强调君主应实施“仁政”,以民为本,通过“制民之产”保障民生,以道德教化推广伦理规范,构建和谐社会。

在探讨孟子思想对现代人的启发时,张老师结合当代社会现实,从个人与社会层面展开分析。于个人修养,孟子 “反求诸己”“养吾浩然之气” 的主张,激励人们在面对压力时坚守良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警示,提醒人们在顺境中保持清醒。在社会治理上,“以人民为中心” 的施政理念,正是孟子的民本思想为现代社会行政提供了智慧借鉴。

此次讲座不仅让同学们领略了孟子思想的智慧,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激发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图书馆将继续开展国学讲堂系列活动,为读者搭建学习经典、传承文化的优质平台。(供稿:张晓芳 编辑:孔德桥 审核:朱葛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