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团队开展第一轮集体备课活动

发布者:王菲发布时间:2022-09-22浏览次数:1605

为扎实推进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9月21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团队于图文楼1012会议室开展了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团队成员张立梅、谢仁凤、赵金平、魏玉东、黄晓兵、丁旭峰、李明、朱尤蔓、薛梦霞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张立梅老师主持。

首先,按照前期工作部署,李明、丁旭峰、谢仁凤、张立梅等负责专题1-4备课的四位老师分别进行了教学展示。李明老师将专题一划分为了三个模块,借助理论讲授、案例分析、问题探究、课堂辩论等教学方法,强调新时代大学生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丁旭峰老师以树立正确人生观目标,借助“七一勋章”获得者、大国工匠等事迹案例,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理论学习回归到价值引领上来。谢仁凤老师灵活运用教材中的图说、明辨、拓展等栏目,分析当前大学生实际面临的人生矛盾,强调要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人生观,成就出彩人生,强化思想引领作用。张立梅老师以再现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优秀电视剧《觉醒年代》进行教学导入,结合鲜活案例深入阐述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坚定信仰信念信心进行教学设计,强调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并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为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其次,参会教师重点讨论了专题理论作业和实践作业的设计,结合现有的实践教学项目任务书进行安排,以期实现知行合一,彰显了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最后,参会教师围绕“思想论坛”活动开展热烈讨论,经过教师们群策群力,第一次“思想论坛”初步设定五个环节,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帮助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勇担复兴大任,有效促进课程教学内容入耳、入脑、入心。

此次为2022年《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团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各参会教师会围绕着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安排、教学内容的充实与完善、选择案例的合理性与时效性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设计,提高了教学课件质量,有效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撰稿:李明;编辑:王菲;审核:毛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