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组织开展江苏省第十四届“大学生年度人物和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暨2024年“最美大学生”“最美高校辅导员”推选展示工作的通知》(苏教社政函〔2024〕3号)精神,经学校推荐、材料审核和专家初评,我校李兵老师为江苏省第十四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拟提名人选,进入下一轮风采展评环节,现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从2024年5月15日至5月21日止。公示期内,对公示人选有异议的单位或个人,请以书面形式实名向省教育厅社政处反映。匿名举报概不受理。联系人:陈老师、张老师,联系电话:025-83335056。通讯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北京西路15号省教育厅社政处1513室,邮编:210024,电子邮箱:szc5056@163.com。
附件:李兵老师事迹材料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学工部
2024年5月15日
深耕学工沃土 力做育人精兵
——做学生贴心的“兵哥”辅导员
【个人经历】
李兵,男,汉族,1981年10月生,中共党员,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辅导员,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副教授,国家职业指导师。曾任模具技术学院辅导员、学工办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现任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累计带教1届本科生,11届专科生,6000余人。
他指导学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二等奖、省特等奖;个人获“江苏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等省市级荣誉34项;出版学生工作专著1部,主持编写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读物3本;发表文章41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8篇;主持省级课题8项、辅导员专项课题2项,参与教育部思政教师专项青年项目1项、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主持校级“引航”资助育人辅导员工作室、“知行”班主任工作室。
【工作思路】
坚持“砺兵砺志,育人育心”工作思路,深耕学生生涯规划、资助育人、就业指导等工作领域,领衔辅导员队伍建设,实现引航学生生涯发展、引导全面成长、引领队伍提升的“三引”工作目标。
一、打造“耕耘”计划,做引航学生生涯发展的“勤务兵”
打造“耕耘”计划,助力行为养成、职业规划、能力提升,创新“一班一名企”“一生一项目”“一生一方案”模式,服务学生学习和发展。
二、实施“三心”行动,做引导学生全面成长的“测绘兵”
实施“育红心、铸匠心、激创心”行动计划,开展红心铸魂工程、培育匠人精神养成、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成长。
三、领衔“名室”建设,做引领队伍发展提升的“排头兵”
创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室”,建平台、拓载体,形成“平台+保障+阵地”工作体系,建立“导师+辅导员+朋辈”育人共同体,打造专业化、专家化育人队伍。
【育人实效】
一、勤耕教苑、润物无声,用爱守护学生成长
实施“耕耘”计划,秉承以生为本理念,全方位服务学生,他助力知名企业对接班级,帮助学生寻找项目,做好成长方案,大一聚焦班级基础管理、大二聚焦提质培优、大三聚焦创效成长。带教学生中12名学生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有9名学生被南京大学、河海大学等学校录取,学生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带教班级获省市级先进班集体、活力团支部等荣誉;班级人才培养事迹被中国高职高专网报道。主持撰写《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案例研究》《高职院校主题班会指导手册》等思想政治教育读本,为高职院校班级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二、匠心筑路、梦想同翔,用心引导学生发展
他聚焦乡村教育振兴,组织“高鹏实践团”志愿服务队,构建了“1+X+N”青年志愿活动模式,为7省20个小学建立“高鹏书屋”,累计捐赠10万余册书籍,他带领青年志愿者深入安徽省金寨县革命老区开展留守儿童阅读陪伴、科普教育活动,直接服务留守儿童200余人,受益人群12500余人,参与志愿活动人数3600余人,田佳怡等同学被江苏省评为“最美职校生”,项目获江苏省高校红十字会“博爱青春”十佳项目、江苏省“三下乡”活动“优秀调研报告”。他开展“弘扬工匠精神·争做工匠型人才”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参加专业社团,卜锦程等同学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他探索“五位一体、跟进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出版专著《当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激励学生创新创业,2023年,在他指导下,程译瑶等同学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国家二等奖、省特等奖,周家乐等同学获省第十八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二等奖、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三、共探学海、智慧共长,用能助力队伍提升
他主持校级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室,制定工作室管理办法、建立运行机制,开展校地企合作育人交流,定期开展育人工坊、课题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创新辅导员班主任传帮带机制,助力青年辅导员班主任成长,工作室培养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1人、江苏省高校最美辅导员1人、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和提名奖1人,成员获教育部人文课题立项3项,省级课题10项。他指导伊犁丝路职业学院等16所兄弟院校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助力其申报并立项自治区职业院校第四批“名班主任工作室”3个。为新疆、贵州、河北等中高职国培教育班学员开展名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等讲座23次,受益教师1200余人。他率领工作室成员为中高职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就业指导等讲座100余次,受益学生3100余人。2023年,他被评为全国机械行业政研工作优秀个人,工作室成果获全国机械行业政治思想文化建设创新成果二等奖、入选全国机械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双向耦合、三步聚焦、四维并举”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实践》工作室经验做法被江苏省教育厅、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推广10次。
【经验总结】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扎根立德树人一线,深入研究学生工作,才能更好教育好、服务好学生;辅导员工作要发挥前辈领航、朋辈互助、同行交流作用,才能有效提升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平凡中追求卓越,育人中实现价值”,他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新形势下面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课题,他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初心与使命,深耕学工沃土,力作育人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