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传统文化,为心灵赋能——经济管理学院开展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工程

作者:发布时间:2023-12-05浏览次数:14

124下午,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团结互助、人际和谐的校园氛围。经济管理学院西教楼201教室开展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工程讲,旨在引导广大学生干部积极构建健康和谐的身心秩序,以阳光心态开启青春筑梦新征程。本次培训课程由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于斌、心理辅导员冯超和全体班干部和宿舍长参加

活动伊始,于斌介绍了常青藤·青心项目,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提高学生干部的心理素质和能力,以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作为学生干部,首先,要深刻认识学生干部的身份,提高奉献精神,敢于冲锋,主动挑起重担,培养带头作用及为大家排忧解难的能力。其次,充分学习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方式,掌握“三大核心”——细心、耐心、信心。最后锻炼学生干部抗压的自我磨练,在工作中学、思、悟、用。

随后,冯超开展了跟苏东坡学挫折管理讲座。他从苏东坡“三起三落”的事迹引发学生干部对挫折管理的思考,讲座主要围绕放不下,躲不过,忘不了,回不去的四大问题展开,提出看淡,面对,祝福,接纳的解决方案,希望学生干部学习到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更好地提高个人的挫折管理能力。

最后,冯超向学生干部讲到:“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把握好当下的时光。”他希望学生干部们都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勇于面对挫折,战胜挫折,成就自我。

通过此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工程,切实加强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增强了学生干部的心理素质,启发了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进一步激励同学们以满腔热忱投入到学生组织的日常工作中,积极发挥学生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中华民族的智慧,后续经济管理学院常青藤·青心项目,将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智慧,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没有中断的人类文明,很多历史承续和积淀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心理智慧,支配、指引和解释着人们的日常心理生活和日常活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培育时代新人,开展系列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活动,以文育心,以文化人。

(供稿:尤静茹;编辑:谭喻天;审核:孙晓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