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面向学校全体学生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学院积极发挥思政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形势与政策》中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题,覆盖2022、2023级全体学生。授课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磨课、相互听课,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论述、“两个大局”时代背景、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之间的关系讲清楚;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一场专题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支部组织学生代表共同观看专题片《同心共筑中国梦》“共同繁荣”“手足相亲”等篇章,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奋力谱写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繁荣发展新篇章,不断深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一场读书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支部高雅老师带领新时代理论社同学组织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共读《新质生产力》,从“新质生产力”一词的起源、内涵和特征出发,谈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和理解,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自身的阅读过程,学生发表感想,深刻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一场实践活动
思想道德与法治党支部以课程为载体,带领学校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之浙江湖州7013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实践活动,让同学们看“试车台的辉煌历史”,思“航天人夜以继日忘我工作奉献的精神”,悟“老一辈航天人奋斗精神”,用切身的感悟塑造人,让思政课有依托、有广度,鼓励做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有为青年。
马院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增强了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
(供稿:周海飞;编辑:谭喻天;审核:宋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