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作为赓续中非传统友谊的重要桥梁纽带,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近日,江苏—非洲职业教育合作交流会在埃塞俄比亚举行,8项代表性的合作成果现场发布。过去5年,有4.1万名非洲留学生跨越重洋、来苏学习。非洲已成为江苏高职院校境外办学的主要地区,江苏高职院校在非洲13个国家建有24个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结出累累硕果。
对接需求,为非洲现代化培养技能英才
……
职教出海,促进服务国际产能合作新发展
“感谢中国师傅教会了我中文和技能!”不久前,埃塞俄比亚小伙尤瑟被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华嘉铝业公司提拔为管理人员,收入随之增加不少。而他将这归功于江苏“郑和学院”开展的系列技能培训。
“教随产出”,支撑江苏企业走出去。以“郑和学院”为代表,近五年,江苏职业院校在非洲13个国家举办了24个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累计培养全日制学生1348名,培训学员1.06万人次。
作为最早由中国民营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建造的工业园区,东方工业园集聚了100多家中资企业,有近3万名埃塞本土员工,对中文教育、技术升级等有着现实需求。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周庆元介绍,2021年起,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已开始为园区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3年学校获批江苏省“郑和学院”项目后,在园区企业铺开“中文+职业技能”培训,为三圣药业、东方钢铁工厂等近50家企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未来,我们还将在园区落地一批装备制造技术研发推广项目,为当地提供研发协助、技术引入、专利技术布局等服务。”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属地化”发展,更多雇佣当地员工,“职教出海”各显神通。龙源南非公司的德阿风电项目是中国在非洲第一个集投资、建设和运营于一体的风电项目,每年需要大量风电维护检修人才。“学校与龙源公司投资2000万元成立了‘风电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解决检修维护的难点问题。”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任吉利梅介绍,学校与中国龙源公司开展校企国际合作,近3年已帮助850名南非青年实现高质量就业。
……
近5年,江苏职业院校协同中资企业为非洲18个国家的7178名青年提供了就业机会,为非洲17个国家培训了5404名技术员工。
共享标准,推动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
中非职业教育合作的硕果,也推动着中国职业教育标准的国际化,助力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近5年,江苏职业院校与26个非洲国家的院校共同研制“职业教育国际标准”。比如,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制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等5个学历互认标准,纳入了喀麦隆、坦桑尼亚等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近5年,江苏与非洲已建成产教联合体、人文交流等18个职教合作平台。
面向未来,江苏职业院校正积极整合优势,组团出海。当天的交流会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与非洲技术与应用型大学与学院协会、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埃塞俄比亚联邦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埃塞俄比亚迪拉大学以及哈瓦萨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南非分校、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郑和学院揭牌。
……
原文链接:https://xh.xhby.net/pc/layout/202411/18/node_2.html#content_1390755